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1636.下面的例子清楚向我表明,要让人们相信灵人和天使的存在是多么困难,更不用说相信有人能与他们交谈了。有些灵人活在肉身时属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,那时我也认识他们(因为我与几乎所有活在肉身期间我就认识的人交谈过,有的持续数周,有的持续一年,就好像他们仍活在肉身一样)。这些灵人曾被带入类似他们活在世上时所拥有的那种思维状态;在来世,这种事是很容易做到的。当他们处于这种状态时,一个问题微妙地浮现在他们的脑海中,即:他们是否相信有人能和灵人说话。他们说,在这种状态下,相信这种事一定是上当受骗了,并且他们十分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观点。我由此得以认识到,让一个人相信与灵人对话对人来说是可能的,有多么困难。原因在于,人们不相信灵人的存在,更不相信死后他们自己就会来到灵人中间。甚至就连这些灵人自己都对这种不信感到震惊;然而,他们还是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,经常公开谈论来世、天堂和天使;人们由此以为他们完全知道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,尤其从圣言熟知,因为圣言经常提到与灵人的这种对话。
2143.“耶和华向亚伯拉罕显现”表示主的感知。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:圣言的历史只是代表,其中的词句表示出现在内义中的事物。就此处经文的内义而言,所论述的主题是主及其感知,这种感知由耶和华向亚伯拉罕显现来代表,因为圣言的历史所记载的每次显现、每次谈话和每次行动都以这种方式具有代表性。但至于它们代表什么,这并不明显,除非只是把历史简单地作为对象,像视觉对象那样来关注,从这些对象中得着去思想更高尚事物的机会和能力;例如,当人们观看花园,却只思想果实及其功用,以及这些所赋予的生活快乐,更高尚一点,思想乐园或天堂的幸福时的情形。当思想这些事物时,诚然,他们看到的是花园里的几个物体,但却没有什么兴趣,以至于不注意它们。圣言的历史几乎也是这样,因为当人们思想在这些历史内义中的属天和属灵事物时,几乎很少注意这些历史和这些话本身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